□ 本报记者 刘 昕

中国商务新闻网 以不到十万分之五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近五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值——这份殊荣属于以综保区为主体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愈发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下,今年前7个月全国特殊监管区进出口值4.48万亿元,同比增长0.8%,比同期全国外贸增速高0.4个百分点。

事实上,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综保区等特殊监管区域所发挥的作用不只体现在对外贸易上,其在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多个方面都承担了重要职能。特别是在国务院于2019年出台《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全国综保区掀起了高速发展的新高潮。

继去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综合保税区管理办法》后,近日,海关总署推出《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的23条举措主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贸易便利化等5个方面展开,旨在为综保区等特殊区域注入强劲的发展新动能。据悉,除此次海关职责内的23条改革举措外,另有涉及其它部委的10余条改革举措也在积极会商中,将在达成一致后另行出台。

围绕五大主题出台相应举措

在8月16日举行的海关总署例行记者通报会上,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司司长陈振冲表示,此次海关出台的23条改革举措主要围绕五大主题展开: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改革业务运行架构。推动综保区由原来的“两头在外”为主,转变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并重的经济功能区。调整优化综保区检验检疫作业模式和作业流程;简化区内设备解除监管出区手续,实施卡口分类分级管理;对进出综保区的货物实施差异化风险防控模式。

促进贸易便利化,优化全流程监管。借助智慧化、智能化监管手段,建立更加贴合企业实际的监管体系。比如,优化进出综保区货物核放逻辑,支持多类型货物集拼入出区;优化“一票多车”货物进出区流程,允许特定类型货物整报分送、单车进出区;优化境外退运货物监管,降低现场调查和书面调查比例等。

助推高质量发展,支持功能业态拓展。加快建立适应高端制造业和研发维修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营商环境。允许免税店货物由综保区从境外进口,支持免税保税衔接发展;支持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推动健康有序发展。守牢守住海关监管底线,履行依法把关职责。调整重点敏感商品管理措施,实现与国家宏观政策的有效衔接;优化账册核销作业,规范保税物流业务监管;规范综保区内海关注册登记企业赋码规则,打击不实贸易。

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强化配套保障。从制度层面为改革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出台《综合保税区管理条例》,修订综保区准入退出等配套制度,修订《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办法》,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同时,探索推进智慧综保区建设,提升海关整体监管效能。健全运行协调保障机制,推动建立多层级、跨部门协调沟通机制等。

促进贸易便利化实招多多

“以前一票报关单项下的保税货物申报出区时,如果货量较大,货物在出区时我们需要调集多辆货车同时装载,运输成本比较高。”

不久前,看着满载进口红酒的货车驶入大兴机场综保区3号主卡口海关通道,通过“智能卡口”仅用几十秒便完成了自动扫描、车牌识别和申报信息核对,获抬杆放行,负责这笔进口业务的廊坊诚融科技有限公司物流负责人谢婵娟感叹使用“一票多车”和集拼功能为企业“节省超过50%的运力成本”。

此次过卡放行也标志着北京大兴机场综保区“一票多车”模式成功启用。据北京大兴机场海关物流监控三科邵鹏介绍,“一票多车”模式是大兴机场海关依托“智能卡口”特色功能打造的大兴综保区特有的通关模式,即一票保税货物出区可由一辆备案货车往返进行运输,用更加灵活便捷的物流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优化“一票多车”货物进出区流程,允许特定类型货物整报分送、单车进出区,是此次海关出台的23条改革措施之一。

“压缩进出口通关时间、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获得感一直是海关服务进出口企业的目标与追求。”陈振冲告诉记者,23条改革举措中有6条都与提升综保区通关、物流效率有关,可以用“建立一个抓手、树立一个理念、推出一批举措”来概括。其中,一个抓手是指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抓手,深化信息化技术应用,打造“日常监管无处不在,企业生产无事不扰”的智慧监管模式,树立差异化风险防控理念,对已与海关实现联网监管的高资信企业进一步降低其布控查验比例,同时推出一批优化进出区物流的举措。例如针对区内企业普遍反映的非报关货物填报要素多、分类监管货物状态转换成本高等问题,海关将进一步优化作业流程、简化填报要素、完善信息化系统、提升通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物流作业。